即便已經不怎麼追星了,卻意外地被一首悲歌勾起過去的種種,沒想到我的惆悵居然在他塌房一年多後,才遲鈍卻猛烈地襲來...

某天放空腦中突然飄入旋律,上youtube搜來聽聽順便看看下面留言,唉,甚至連全面封殺的對岸B站還是可以從狹縫中找出一些彈幕評論。
雖然嚴格說來,早就脫粉了,撇開私德出了作品還是會偶爾聽聽看看,就算跌破眼鏡的醜聞曝光後其實也沒太多感想,天曉得居然在他消聲匿跡後突然想起過往追星的日子,是懷念17, 18歲的自己吧,青春期的「信仰」最後落得如此不堪下場,這股遲來的感傷讓我有種「追星追出心靈創傷」的自嘲,該說難過嗎,又恥於為此費神。又好氣又好笑,從殘存的老粉留言中也是無盡的恨意與唏噓。

不得不說,這首歌的旋律跟唱腔還是虐得很到位的,聽聽他填的詞...也太諷刺了。
有人說聽苦情歌通常會引發三種情緒共鳴:sweet sorrow, comforting sorrow and grief-stricken sorrow. 過往聽歌通常傾向前面兩種--感覺自己的悲傷被同理、聽完歌彷彿經歷完悲傷的低谷,擦乾眼淚重新振作(PS: 很奇妙,周杰倫大部分苦情歌對我都有第一種作用,Frank Ocean 的歌在悲傷諷刺舔拭完傷口後帶給我第二種作用,適合療傷),但這次不小心回憶起的《從此以後》居然破天荒地堆起一種排山倒海朝我襲來、抵擋不住、揮之不去的虛無感?荒唐感?因此心情莫名其妙悶了兩天,悶到要來這邊發文= =(後勁強烈到難以置信)

同樣的 grief-stricken sorrow 也反映在前段時間看的兩部影集 <BoJack Horseman> 馬男波傑克跟食人魔 Dahmer,引發的情緒共鳴到了生理不適的地步,所以至今仍無法看完,同樣這首歌我再也沒辦法從頭到尾聽完。近年來確實察覺這種高敏感的同理心帶給我不少困擾,更是在職業上處處體現。看《馬男》時,主角始終是個人渣,但你偏偏一直在他身上看到自己,而且是那個最想隱藏、想扼殺的自己。觀看這類故事總有種悲愴與無力,人生這場遊戲最精髓的鐵則就是不可回溯,一個人要變好變壞摻雜各個分岔路口錯綜復雜的元素--際遇與選擇,偏偏加上「無法改寫歷史」這項定律,總覺得想要平安幸福實在困難重重,有些生命是否注定腥風血雨還下場淒涼?可恨之人是否也有可憐之處,但無奈地,可以同理卻無法原諒。

回溯到怎麼粉上這位藝人的?無疑是那張臉,他剛出道那張臉於我而言就是天神下凡,一眼萬年。再者,也許是他人生自帶的故事感吧,儘管他演戲演不出故事感。(好吧,這麼說很事後諸葛,但由於我本人的生命經驗也是有點曲折與多變,所以冥冥之中可以腦補出許多共鳴,自以為能理解那些不討好與反骨吧)以前學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五階段時,有個類比是各年齡段的分野就像一個個定時炸彈,人生就是場無數個拆解炸彈的任務埋伏的遊戲,人格也是在各個大大小小的炸彈中一點一滴地形塑,拆了或沒拆或延遲計時...當然不能把所有的失敗與扭曲都歸咎原生家庭,都要為個人行為負責嘛,但還是要說...完滿的原生家庭會讓人省力很多,少埋一點炸彈的感覺吧。人究竟是中途變了,還是一直都如此?《習慣致富》裡有提到--不是金錢使人改變,而是金錢使人現出本性,有勇氣肆無忌憚地顯露出心底的黑暗面,這個觀點隨著成長...我認同一半吧,也提醒自己要好好處理心中那些暫時壓抑的負面念想。

眼看他起高樓、看他宴賓客、看他樓塌了。
審判過後,像是我的青春也同時落幕一樣,惋惜、唏噓、惆悵,但願下半輩子好好做人吧。

 

PS: 《時間煮雨》《有一個地方》《Lullaby》《從此以後》這幾首保證把人吸進情緒黑洞,真的不得不為了身心健康封存它們了,悲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日記
    全站熱搜

    ☀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