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ndefinedcr:博客來

神經外科的黑色喜劇

When The Air Hits Your Brain—Tales of Neurosurgery

作者:法蘭克·佛杜錫克 (Frank T. Vertosick Jr.)

譯者:吳程遠

ISBN: 978-986-216-335

出版社:遠見天下文化

 

(前兩年急著想看時發現絕版了,不過搜圖片時又看到博客來說「購買後立即進貨」XD)

 

佳句

令人驚訝的是,醫院的效率不彰並不是因為錢不夠,事實上VA的預算充足;掐著這家醫院喉嚨的是各式規範而不是窮困

 

「至少你可以告訴我他是沒希望的呀!我還一直在想自己是多沒用呢!」不,那樣你不算真正面對生死關頭。壓力是很重要的一部分。每個人都能在浴室裡唱歌,但有幾個人能在大庭廣眾面前唱得一樣好?在壓力之下,一切都會變得不一樣的。

 

那些處理創傷病患的經驗使我心腸轉應,而疼痛病人則令我對於人世間的苦痛和掙扎逐漸無動於衷。我覺得,在這個「加入他們」的過程裡,我的性格不知不覺間變了個調,各式各樣的病例再也不像從前那樣牽動我的情緒,帶來強烈的感覺了。

 

他想了一下,繼續說:「⋯⋯。我記不得所有發生過的事情,只記得一切都發生得很快⋯⋯發生得那麼的快,就好像聖誕節常放的電影,當天使讓男主角看到沒有他的世界會變成怎麼樣之後,再放他回去,他突然懂得珍惜一切。我就是這樣的感覺,好像有人讓我重新再活一次那樣,我再也不願意浪費任何一天。」他撐著僵硬的雙腿,一步一步地走遠。

好像有人讓我重新再活一次那樣。唔,有誰會不喜歡這樣的工作?!

 

是不是就像古希臘醫藥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說的,我們只不過在「娛樂」安德魯而已,直到他自己好轉?也許吧,但我們成功地止住他的眼淚。我想,任何能讓一個痛苦萬狀的病人不再落淚的治療方法,都是好方法!

 

很久很久,他一動都不動。往後,我也體會到在手術中嚴重傷害到病人之後,那幾分鐘內所感到的痛苦。在那些時刻,隨後要面對病者家屬的恐懼、是否應該轉行的慌亂想法、律師的身影——剎那間全在心裡亂舞。

 

從學校圖書館借來,加上很難抽出個「悠閒的午後閱讀時光」,只能用課間、解題間、工作間斷斷續續看下來,佳句零零落落地隨手抄一抄、拍一拍(所以歸還後也發現小抄遺失不少)整體派絡大概也像閱讀時間一樣東拼西湊,拖了好長時間才寫心得,殘存記憶也所剩無幾,真是愧對這本恩師強推的好書啊⋯⋯

 

      有別於國內大部分的醫師作家相關作品,多數圍繞在「菜鳥電慘慘」的趣味故事(有點失敬,不過我想他們只是用詼諧手法包裝白塔的喜怒哀樂),並不像侯大或百合大帶給我人醫養成路上的辛勤、坎坷以及熱血,在一則則「失敗」的急救經驗中,參透了讚嘆醫者的景仰曙光,看見他們面對黑夜的孤獨與掙扎。從小寫我的志願、到教授面試再到新生導航,對於「為什麼想當醫生」,或許發自內心、或許社會價值使然,我們總不假思索地說:「因為我想幫助貧病啊!」後來,有位大砲直指我們這些學子「從小就立志說謊、學習說謊、執行說謊」,當下頗生氣的,畢竟一項崇高的志願被他說成圖利工具真是焚琴煮鶴。但苦窯蹲久了,年歲漸長也體會切切實實的經濟壓力,不得不承認如此苦命埋首試卷著實是許自己一個穩定工作的未來吧!當然,登堂入室後,又是不勝枚舉的前輩告誡打破那些美麗的未來幻想⋯⋯變了又變的動機,加上不尚順遂的學業表現,不禁質疑這個選擇——會不會太荒謬了?哈哈,這個問題⋯⋯至今無解,我會繼續摸索的^^

 

      簡單說,看過黑色喜劇,加上一點體驗心得,我不再幻想自己像醫龍、TC扮演神勇的英雄角色,當然像姜暮妍、劉慧靜那樣上得了廳堂,入得了手術房就更夢幻了,也許⋯⋯想想蕭政勳和葉建德還比較實際一點XD 我想,當醫生害死人的機率應該遠高於救活人,「你永遠可能把病人弄得更糟」這句話或許刺耳,但會不會是不得不承認的事實?讓人「重新再活一次」的機運,是否可遇不可求?雖然知道掌聲的背後,我必須學習承擔數以千計的自責與失望,過程是開心不起來的,但見證這些生死交關的轉變,也不是人人能有的機會啊!「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;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」不能妙手回春,退而求其次,就是盡可能地娛樂病患,傾聽他們可貴的生命故事也或許是另一項可行的動機⋯⋯吧?

 

    算了!還早得很,不過是菜鳥的癡人說夢啦!

arrow
arrow

    ☀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